【日文的邏輯】日文跟中文的敘事方式4
我們與日文的距離 4
我在之前的貼文裡提到兩個原則:
(1)日本人以自己的立場講話
(2)自己>自己人>外人(重要度順序)
今天我要更詳細地解釋第二個原則。
簡單來說,第二個原則的意思是「講自己就要以自己的立場講話,講自己人就要站在自己人的立場講話」。
請注意,我在上一集的貼文裡提到,自己(=說話者)是絕對的,但是自己人跟外人都是相對的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「自己人」跟「外人」都是說話者腦中的概念,誰會是自己人,誰會是外人都取決於說話者的想法,但是有兩個原則可以參考:
①說話者>聽話者>第三人
比如說,今天你跟同學A聊天,A說同學B昨天跟A告白,你問說「B跟你告白?然後呢?」:
⭕Bに告白されたの?それで?
為什麼你不能這樣說呢?
❓ Bはあなたに告白したの?
這是因為對說話者(=你)來說,聽話者(=A)是自己人,第三人(=B)是外人,所以你要站在A(自己人)的立場講話,這就是會用被動的原因。也因為日本人會站在聽話者的立場講話,所以沒必要就不會講「あなた」這類第二人稱代名詞。我舉一些例子:
⭕社長に何て言われたの?
(老闆跟你說什麼?)(外人=老闆)
★用被動
⭕友達にどこに連れて行ってもらったの?
(朋友帶你去哪裡?)(外人=朋友)
★用てもらう
⭕誰から聞いたの?
(誰跟你講的?)(外人=誰)
★用表示起點的から+聽話者的動作=聞く
⭕A社から返事来ましたか?
(A公司給你回覆嗎?)(外人=A公司)
★用表示起點的から+表示「來聽話者那裡」的来る
②說話者>說話者的自己人>外人
這裡的自己人指的是說話者可以用「我的」來形容的人,包括家人、朋友等(也就是所謂的自己人)。外人指的是說話者不能用「我的」來形容的人。其實我在上一集介紹原則②相關的例子:
⭕息子は去年、フランス語の勉強を始めました。今はフランス人の先生に教わっています。このあいだ、先生にほめられたそうです。
❌息子は去年、フランス語の勉強を始めました。今はフランス人の先生は彼に教えています。このあいだ、先生は彼をほめたそうです。
簡單來說,說話者(=媽媽)要站在自己人(她兒子)的立場講話(⭕文),所以第二個跟第三個句子的主題都是她兒子,也分別使用「教わる」(類似被動)跟「ほめられる」(被動)。另外,媽媽同時以自己的立場講話,所以第三個句子要講「そう」。媽媽不能站在外人(老師)的立場講話(❌文)。
我再舉一個例子:
⭕友達は台中に帰る予定だったんですけど、同僚に「シフトを代わってほしい」と頼まれて、帰れなくなったんです。
(我朋友原本要回去台中,但是因為他同事請他換班,所以他不能回去了)
❌友達は台中に帰る予定だったんですけど、彼の同僚は彼に「シフトを代わってほしい」と頼んで、彼は帰れなくなったんです。
簡單來說,說話者的朋友>朋友的同事,所以要站在朋友的立場講話,這就是⭕文第二個句子會用被動「頼まれる」的原因。
今天的重點:
①說話者>聽話者>第三人
②說話者>說話者的自己人>外人
今天的分享到這邊,希望對你有幫助
日文跟中文的敘事方式4